00后榜样事例,新时代青年的榜样!

0后榜样事例,新时代青年的榜样!"

“00后”大学生马嘉伟成功捐髓救人。河北省红十字会供图

河北新闻网讯(河北日报记者董琳烨)8月13日,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,邯郸“00后”志愿者马嘉伟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,成功捐献了306毫升“生命种子”——造血干细胞悬液,给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。据悉,马嘉伟是河北省第476例、首位00后成功捐髓的志愿者。

2000年出生的马嘉伟目前就读于贵州大学经济学院,是一名00后大学生,阳光热情,乐于助人。2019年10月17日,贵州当地红十字会在贵州大学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时,马嘉伟第一次听说造血干细胞捐献。“比起无偿献血,当时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怎么一回事,也没有留取血样。”躺在采集床上的马嘉伟告诉记者,他是上网搜索、查阅相关报道和资料,了解捐髓无损于健康且能挽救他人生命后,才决定留取血样,要求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队伍的,“虽然配型成功率极低,但只要成为志愿者,才有成功的可能,也才救人的机会。”

0后榜样事例,新时代青年的榜样!"

“00后”大学生马嘉伟成功捐髓救人。河北省红十字会供图

今年5月,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正在家上网课的马嘉伟接到贵州红十字会的电话,得知有患者的血样与自己初配成功。“当时就做好随时捐献的思想准备。”马嘉伟毫不犹豫地同意了,他说,既然承诺了,就必须用行动兑现。

为了方便捐献,经两地红十字会协商后,马嘉伟的入库信息被转库至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。今年6月份,他根据患者需求,积极配合完成了高分辨检测与捐献前体检。8月13日,在家人和邯郸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,他来到河北医大二院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前的准备工作。“一直想成鲁迅口中的那种热血青年,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,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更多的人。”马嘉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,他也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带动更多年轻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,救助更多需要救助的患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