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人该不该过洋节,今天就是西方的情人节了,那中国人到底要不要过西方节日呢,毕竟我们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。
在这个文化交流日益加深的今天,中国网民也越来越多,“洋节日”像龙卷风一样快速席卷起来,有些人莫名其妙的加入了“被节日”的头衔。
情人节没来之前,平台就提醒你:“给男/女朋友送什么礼物,他们会爱不释手。”打开朋友圈总会有一些微商提醒你:“距离情人节还有几天,该给你的TA送礼物了。”
你本来不想知道这个节日的存在也被迫知道了,有对象也就算了,就怕你还是个单身狗。
显然凭一己之力是不能抵制过洋节的,我们也拦不住过洋节的趋势。
情人节的到来,更是让各个商家抓住了商机,鲜花价格上涨,吃饭提前预定,电影院提前订座。
这不就是宣扬西方文化么,只是换了一种形式。
不过呢,过不过洋节和爱不爱国没多大关系,我们完全可以看作这是文化的融会贯通。
西方的一些节日对我们“荼毒至深”,但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传统节日啊,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啊!
毕竟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还健在,我们五千年文明可不是我们能随便摒弃的。
别忘了我们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,其中不乏一些正能量的传统节日。
有网友表示:“有节日就过,一些节日虽然分中西方,但都是人类的文化遗产,只要是节日就有它本身的意义。”
你看,格局一下就打开了。
还有不少网友表示:“天天过自己家的节日太过于熟悉,偶尔参与一下西方节日找点新鲜感。”这无所谓中西方节日,两者一经比较那种民族自豪感就出来了。
东西还是自己家的好,自己说不好行,别人说可不行。
我们应该接受这种全球化的表现,加大文化输出力度,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。
比如我们的春节已经享誉全球,有不少西方国家都来蹭春节的热度,去了解春节的习俗和饮食文化。
我们的中华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,起因就在于包容,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完全可以把情人节看作是中国把西方节日融入文化的一种表现。
中国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全球化也好,融会贯通也罢,还是得把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心中摆到第一位!
我们是炎黄子孙,那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基因和凝聚不散的家国情怀,终将铸成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、文化纽带。